517888九五至尊线路测(原福建省古田聋哑学校)创办于1929年,是福建省聋教育的摇篮,也是中国继青岛、武汉、北京、上海、广东等地之后开办的第七所聋哑学校,该校由特教名人雷静贞女士创办。新中国成立后,雷静贞女士多次晋京,参加全国聋教学大纲及聋教材的编撰和修订工作,三次当选全国先代会代表,受到周恩来、朱德、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,她的名字被列入《中国名人辞典》,校史被载入《中国教育大辞典》。
二十世纪五十年代,做为福建省唯一的一所聋哑学校,为福州、厦门、漳州、泉州等市培养了大量特教师资队伍,是福建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。宁德市特殊教育学校在全国享有盛誉,在全省特教行业起到引领作用,为福建省的特殊教育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。1958年,古田县修建水库,学校随城搬迁到新城蛇山至今。1995年,为适应“两基”要求,学校增设盲生部,填补了闽东盲教育的空白。
学校现校址在古田县城区,占地23亩,校舍建筑面积六千多平方米,校园树木葱笼,翠竹掩映,教室、宿舍、食堂、操场错落有致,适应和满足盲聋童学习、生活、康复和各种职业教育的需要。学校共开设盲聋教学班18个,教职工60人,盲聋生近200人。
八十多年来,学校承担着盲、聋儿童少年学前教育、义务教育、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任务。学校师资力量雄厚,教育质量稳定,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,特教园丁们在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,他们以校为家,爱生如子,乐于奉献,弘扬雷静贞老校长的“四心”精神(爱心、信心、专心、耐心),给予盲聋残疾孩子晶莹的希望和鲜亮的憧憬,扬起了他们理想的风帆,承载起这教育的绿色,使这春天的事业相得益彰,给闽东教育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,成为闽东教育的一个亮点。
学校以“诚信、友爱、奋进、和谐”的校风,“严谨、合作、敬业、爱生”的教风,“勤学、守纪、互助、发展”的学风,“一切为了残疾孩子”的办学理念,形成了信息教育、艺术教育、康复教育、劳技教育
四大特色,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、残而有为的有用人才。如今,古田聋哑学校已成为一所集学前教育、义务教育、高中教育为一体的特殊教育学校,成为闽东特殊教育教学、咨询、师资培训中心。
如今学校,已经成为残疾孩子的乐园,让生活在黑暗之中的盲童感受到了纷繁世界的五彩缤纷,让无声世界的聋孩子领略到精彩生活的美妙旋律。为了这群特殊的孩子,全体教职工都是爱心天使,默默无闻地耕耘于这片神圣而纯洁的土地上。
从宁德市特殊教育学校毕业的学生都具有较高素质和自强自立能力,成为残而有为的姣姣者,他们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,掌握语言表达能力,而且具备一定的生产技能,受到用人单位的赞扬。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,赢得了社会赞誉。盲生部应届毕业生连续五年参加高考,均有学生考上大学,成绩都名列全省前茅。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《千手观音》的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中唯一的福建籍演员林凌,就是古田聋哑学校培养出来的优秀毕业生。
学校的办学成绩受到省、市领导的重视,学校被授予福建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、福建省先进教工之家、福建省艺术人才培养基地、宁德市文明单位、宁德市名学校、宁德市先进教工之家、宁德市福乐家园、古田县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。《福建日报》、《东南日报》、《闽东日报》等多家新闻单位,报道了我校的办学经验和成绩。
面对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和特殊教育的要求,学校主动适应社会新需要,不断加强自身建设,力争与时俱进。着眼于盲聋哑孩子的发展,为了给他们创造更优越、更先进的学习环境,使他们拥有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。学校正致力于实施特殊教育现代化工程,使学校成为集学前教育、义务教育、高中教育为一体的高级中等特殊教育学校;成为能初步适应现代化要求、体现盲聋特色的全省一流特殊教育学校。
学校地址:古田县解放路19号
联系电话:0593-3882475